目前大多数初级消费者在购买单反相机的时候,都会选择搭配有入门级镜头的套机。而入门级单反套机中搭配的大都是18-55mm f3.5-5.6或18-70mm f3.5-5.6这两款镜头。平心而论这类入门级镜头的光学素质尚可,焦段对于日常应用来说也比较实用。
不过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随着自己摄影技术的提高,很多摄影爱好者就对它们的焦段或者成像素质不满意了,而决定升级更高档次的镜头。而在中关村市场上,消费者因为购买镜头被商家欺骗的事件也是屡有发生。下面笔者就将目前市场上,镜头方面比较典型的几类骗局公布出来,以给广大消费者提个醒。
经典案例之一
本来打算购买佳能的EF-S 17-85mm F/4-5.6 IS USM镜头,结果被奸商忽悠,以2500元的价格购买了腾龙AF28-105mm F/4-5.6镜头,而这款镜头的实际价格是1000元。据中关村商家介绍,用这款腾龙镜头转型欺骗消费者的事情非常多,以至于这款腾龙镜头一到货,就被中关村的奸商抢购一空。
佳能17-85mm镜头和腾龙28-105mm镜头
佳能17-85mm镜头拥有IS光学防抖功能,可以保证手持拍摄时照片的清晰。而USM超声波马达则保证了对焦的快速和安静。17-85mm焦段安装在400D上焦距折算后的实际焦段是27-136mm,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都要比腾龙的这支镜头要好。
但是经销商在介绍腾龙这支镜头时却说,腾龙的镜头拥有更好的远摄性能,确实腾龙长焦端乘以1.6的系数后,约是168mm。但是这支镜头安装在数码单反上后,就没有了广角性能,而且腾龙这支镜头本来不具备光学防抖和超声波马达,但经销商却说佳能17-85mm镜头上有的功能它都用。于是乎大批的入门级用户都被商家忽悠,买回了这款看似拥有更高性价比的镜头。
经典案例之二
尼康AF-S DX VR 18-200mm f/3.5-5.6G镜头是一款售价5500元,兼顾广角、长焦双重性能的镜头,并带有尼康的VR防抖技术。很多购买尼康单反的用户,都对这支镜头很感兴趣。但很多消费者来到中关村以后,却因为销售人员性价比高的诱惑,花4000余元把适马18-200mm F3.5-6.3 DC这款同样焦段但性能差很多,不到三千元的镜头抱回了家。
尼康18-200mm镜头和适马18-200mm镜头
经销商以高性价比为诱惑,告诉你这款本来不带有光学防抖的适马镜头和尼康18-200mm一样都带有光学防抖。之所以尼康的这款镜头比适马的贵,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一个是原厂的一个是副厂的。于是你为了追求性价比,用4000元买下了这款售价不到三千元的镜头,还觉得适马18-200mm镜头要比尼康的18-200mm更实惠
经典案例之三
相对于尼康、佳能这样的原厂镜头而言,适马的镜头性价比较高,在消费者中拥有一定的口碑。但最近很多购买适马 18-50mm/f2.8 EX DC镜头的人,都被奸商欺骗购买了同样焦段的适马18-50mm F3.5-5.6 DC。花三千余元购买了一款价格不到700元的镜头。虽然在焦段上这两款适马镜头是一样的,但是前者是恒定的F2.8大光圈,而后者的光圈要小很多。
前者是恒定F2.8的适马18-50mm镜头
两款都是适马镜头焦距又都一样,难怪很多消费者都在这被奸商算计了。虽然是同一个厂商,虽然是同样的焦距,但是一个是恒定的F2.8大光圈,一个则不是大光圈。两者之间的产别从光圈参数就可以看出来,所以买镜头还是要对所有参数一一核实,不要品牌一样焦段一样就掉以轻心了。
结语:
案例一告诉我们:买镜头要看综合素质,不能光看长焦端的参数。如果一款镜头带有光学防抖和超声波马达等特性,一定会在产品的标识上一一注明,没有注明的就表示这款镜头并不具备这些特性,不要听信经销商一面之词。
案例二告诉我们:目前尼康镜头的光学防抖标识是字母VR,佳能镜头的光学防抖标识是字母IS,适马镜头的光学防抖标识是字母0S,腾龙镜头的光学防抖标识是VC。如果镜头上面没有这些标识,那么肯定是不具备光学防抖功能的。
案例三告诉我们:生产厂商一样,镜头的焦段一样,但是它的光学性能是不一样的。虽然仅仅是一个光圈大小,但是恒定大光圈镜头和非恒定大光圈镜头之间的差价都在上千元以上。
希望通过笔者的介绍,可以为大家购买到一款适合自己用的单反镜头提供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在购买镜头之前,一定要上网查看一下镜头的详细参数做到心中有数,在购买的时候也一定要坚持主见不要被奸商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