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刃波
像素不是唯一标准
主持人:两位嘉宾谈得非常好,我觉得今天也确实是在为消费者呐喊,企业这个不管它是谁,是我们该说他的问题的时候,确实得说,因为在这种时候,中央电视台都可以不避讳他的广告,广告客户做这个三一五的晚会,我们新浪也有义务为消费者解答一些问题。接下来就是想到就说,因为现在我们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感受,来看看大家现在使用的一些习惯,因为我想可能两位都做过一些调查,我们现在是什么样的年龄段使用数码相机,有没有这方面的一种市场的分析?
陆刃波:我们认为中国的数码相机消费者大部分属于起步阶段,包括到目前为止我们中国的企业还不能做数码相机,所以刚才刘晶雯同志讲普及导购员,要去教消费者,你数码相机使用的,从初中生到60、70岁的老年人这个跨度比较大,因为数码相机的技术是专业的,还有卡片机,而且还分几个价格段,便宜的千把块钱,贵的卡片机有7、8千的,松下的LXR也是4、5千,所以这个价格跨度也是很大。所以年龄的跨度也很大。刚才讲了初中生,小学生也在用,60、70岁的老年人也在用,主要的层次是18岁到30岁左右,并且出现了一人多机,从消费者反映,图象质量低这个问题上也反映出来,还有其他的原因也很多。当然不是单纯相机的问题,还有使用过程的问题。
这个使用过程我们企业实际上有责任去普及,你卖一个产品给人家,人家都不会使用的,出了问题,企业反过来说消费者用的不当,所以你就有这个义务来教消费者来使用,我认为这不是消费者的责任,是企业应该尽到这个义务,我们讲教材也好,资料也好,市场上很少有,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是企业应尽快解决的问题,这个量在增长,不解决这个消费知识的问题,是很难判断谁的责任。刚刚刘晶雯同志也讲,因为制造企业的品牌,企业都是规模巨大的,但是出了问题的可能是单个消费者,维权很难。前一段时间我们也做消费者满意度的调查,企业跟我讲他的相机没问题,是消费者使用不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责任不是我的。单纯从相机的角度看不是你的,但是服务责任是你的。
现在我们在商场里头,消费者滑倒了,这个责任也是商场的,如果你走的时候,撞到玻璃的,这个责任也是,你想我买一个相机,没告诉我怎么使用,消费者也有责任,但是企业更有责任。作为企业来说,你普及知识要做得好,另外对你产品的销售品牌的提升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我认为这个义务,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从长期来考虑,企业应该有义务提供产品的信息,让消费者能够用好这个产品。
刘晶雯:我们企业把现在市面上数码相机分成五大类:一类叫入门级,我们认为是学生级的在用,就是千元一下,基本上是初学者,年轻的大学生在用;一类是时尚卡片机,主要是白领女性,他们注重外形,他们技术也比较初级的那种,他们就用这种比较漂亮的,比如金属外壳,灰色蓝色。
接着就是全国普及的,我认为基本上都是工作两年左右的人,他们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他会用这些。
接下来是主专业级,就是单反领域,那么就是一些相对的比较说成功男性,他是收入比较高了,然后品味也比较好,技术比较强,再往专业级就是专业人士了,我们认为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行为使用习惯。具体到我们协会这边,当然企业很有责任,把自己的信息公布出来,我们协会也考虑帮助消费者理性选购,就是说我们编了一个软件,然后这个软件可以放在网上,消费者常常是室外拍摄,有一些主观的评价标输进去,然后一张照片也放进去,然后我们有一个综合的标准,如果在60%,70%,如果超过60%,65%就认为你可以买了,一般消费者确实搞不懂专业名词,我们也不认为消费者先学大半天去买数码相机,我们就是有一个导购的工具,这些对他可能更方便一点。
主持人:就是刚才刘老师讲的,数码相机太复杂了,技术方面不可能普通消费者都懂,所以我们接下来一个话题,就是选购数码相机什么是最重要的?因为数码相机也有很多方面,镜头,变焦能力,还有象素之类的,这些方面哪些比较重要呢?
刘晶雯:我觉得一个词最重要,就是“适合”,就是说其实所谓选购就是知己知彼,知彼就是分辨率,变焦,这个我们要详细的知道,比如我在这几个指标里我的像素还是很有意义,5千万像素的相机就是500万拍的更好一些,各个指标有一个最后统一的效果,这是一个。知己这一块,你首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如果我旅行拍,要求稳定度,便携度这个东西更强一些,所以聊一聊自己的需求,我是拍宠物,拍儿童这些都有不同的要求那么结合自己的需求,再来考察客观的机器的性能指标。
陆刃波:市场上数码相机更新速度很快,商场里面产品也是巨多,这个售货员导购更是对这样的产品的宣传各式各样,消费者无从插手。高像素是这几年厂家长期宣传的,所以我很赞同刚才刘晶雯同志讲的,就是适合最重要。目前我们的相机8000万像素,10000万像素,这个对相机的评价不是唯一的指标,当然一个好的相机要达到千万以上。最近大多数消费者选择都是选择像素高,认为像素越高越好,实际上不是这样,因为像素越高,他同时牺牲了很大的指标。所以一般的家庭定位在中低端,过高的像素对这个相机没有什么帮助。但像素高的相机,花费越大。所以花了钱,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理想效果,我们认为是不划算的。80万像素的应该讲是可以满足基本的需求。
总之消费者现在厂家讲的像素不是唯一的指标。衡量相机好坏,不能单靠像素,因为现在企业都在强调像素,像素越高越好,消费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刚才讲的合适的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我就想延伸出一个问题来,就是现在刚才说这个像素,厂商说300、500万、800万这种,这个可不可以做得到,现在消费者的服务体系或者是说厂商的相机质量衡量标准有没有出来?有没有,如果他弄假的,他明明是500万,他标600万,这个能不能查出来?
刘晶雯:这个短时间出来的可能性不大,我们信息产业部大概05年、04年的时候就制定过一个数码相机的标准,上报国务院了,现在一系列问题或没有批下来,国家出台还是比较困难一点,当然我们在努力呼吁,我们年年都会企业会送相机过来,我们会把市面上的相机进行测一下,当然消费者也有评测,像素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那个像素有一个全像素,还有一个有限像素的概念。
主持人:这个要跟消费者讲清楚。
刘晶雯:全像素就是基本上是厂商标准的像素,那是全像素,有效像素是真正帮助成像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像素都用于成像。
主持人:你举个例子,标500万像素的,厂家标500万像素的相机,实际他的像素是多少?
刘晶雯:可能在400万左右,其他的是用于防抖的,这些都是提醒消费者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