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数字医疗:“后来”的领导者

2017-08-18 09:01:00来源:青岛日报作者:段晓东

  原标题:海信数字医疗:“后来”的领导者

  海信医疗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打造的数字化手术室被医护人员评价为“最实用、最好用”。

  海信进入数字医疗产业,原本有些无心插柳。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的一次偶然会面,让这个老牌的家电企业发现,自己在图像显示和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居然在医疗领域可以有所作为。

  就是这样一个贸然的闯入者,凭借敏锐的产业判断,以及强悍的技术迭代能力,上演了令人瞠目的跨越——迅速从一个产业的后来者,成长为一个领导者,成为一个千亿级新兴产业的强力竞争者。

  改写经典医学教科书

  其实,连董蒨也没有想到,他与海信的合作,会带来这么多的惊喜。

  就在不久前于罗马举行的世界儿科论坛上,正是借助海信CAS(Computer Assisted Surgery缩写,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董蒨发布了“董式肝脏分段体系”,引起了世界顶级儿科专家关注。

  董蒨介绍,目前医学教材中通行的肝脏结构分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法国教授Couinaud解剖了100多例尸体后提出的“八段法”,至今仍被奉为肝脏外科“圣经”。Couinaud穷极一生也只能接触到100例肝脏,而海信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则让他接触到的案例短时间内扩大至1260个。

  通过大数据分析,董蒨将人类肝脏分为4种类型。经典的“肝八段”在人群中占比仅42.62%。“董式肝脏分段体系中”,除了八段型,还有九段型及C型和D型。段型是根据门静脉分枝供血区分,九段型在人群中占36.83%左右,另外两种占比不高,却有极其重要的精准外科意义。

  所谓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正是董蒨与海信合作的项目。

  作为一个专注于小儿肝脏手术的医生,董蒨最初的想法很简单。人体肝脏内血管遍布、错综交织,肝胆外科手术也是难度最高的外科手术之一。而儿童肝脏相较成人更小,巨大肝肿瘤手术难度更大。手术中一旦割破血管,就意味着这部分肝功能受到破坏。

  而长久以来,CT只能为手术医生提供二维图像,医生只能凭经验自己在脑中构建肝脏、血管及肿瘤的立体图像。

  随着技术进步,借助计算机等智能系统,则可以建立起精准、清晰的三维立体图像。他想在中国第一个将小儿肝脏数字化、立体呈现,指导医生规划术前手术路径、术中导航,实现精准医疗。

  与周厚健的偶遇让一切成为可能。作为老牌家电企业,海信既拥有显示技术又拥有大数据处理技术,当医院与企业产生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后,临床医学与显示技术、数据处理的碰撞就发生了。

  在CAS的前期开发阶段,海信工程师们白天做研发,晚上和外科医生们做动物实验,将12头试验用猪分别行CT薄层扫描,将扫描获得的DICOM数据输入研发中的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Hisense CAS),工程师设定相关参数并优化算法,通过海信自主研发的医学图像预处理和分割技术,只需在一幅图像上设定相应参数和少量人工辅助,系统可以自动精确地在一系列CT图像上分割出肝脏、血管、肿瘤、胆囊等肝脏各组织。

  在国家权威评定部门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报告》中,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被证明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医生与工程师的碰撞成功了。目前,作为中国医疗高科技设备最尖端代表,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CAS)被全国40多家三级医院引进应用,已成功挽救1700多例疑难肝胆胰的手术患者。随着这一技术的深度应用,1260例健康人类数字肝脏的三维重建影像,更让董蒨有条件去刷新人类对肝脏的认知。

  就在8月初,海信CAS再次迭代,推出的最新版本,让交互性能提效约50%。

  打造智能数字化手术室

  CAS的成功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门,海信迅速进入了更前沿、更挑战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的智能数字化手术室领域。

  传统认知中,手术室是医生为病人完成手术的地方,当“手术中”的灯亮起,那里就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医护人员的繁忙、手术的风险不为外界知晓,宝贵的经验和数据也往往随着手术的结束被束之高阁。而海信要打造的智能数字化手术室就是要改变手术室信息孤岛的状况。

  “海信精准数字化手术室系统”包括五大核心设备:智能中控、一体化工作站、移动示教系统、手术室显示器、内窥镜显示器。每个设备都有明显的、专为医护人员易用而设计的差异化功能点:智能中控只有电脑机箱大小,身量虽小功能强大,可以实现16路信号输入输出;嵌入式的一体化工作站配备了双触屏,模块化设计易用易维护;移动示教系统采用推车形态,不用改造即可实现远程手术指导、直播、示教、录制,并可接入腔镜、监护仪等设备信号,瞬间将传统手术室升级成数字化手术室;手术室显示器按照医学影像标准设计,能清晰显示各类医学影像,并且可以‘一机四显’,独立分区设计;腔镜显示器能够匹配众多一线品牌腔镜,且采用了对置式的人性化布局,让手术中的医护人员能轻松观看到患者影像和手术视频。

  目前,海信已经在青大附院、青岛市立医院搭建起了数字化手术室。由于是与院方深度协作、充分交互,海信的数字化手术室被医护人员称赞为“最实用、最好用”的方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总护士长赵琳就感触颇深:“手术室是争分夺秒的地方,一位患者可能有几十张检验单和CT报告,有了数字化手术室我们可以随时调取患者任何资料,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体感操控三维影像,而手术产生的数据、影像资料可以给年轻医生做演示教学,这些宝贵资料可以加快年轻医生的成长。”

  7月,在中国创新成果评选的顶级平台TopDigital创新盛典上,海信的“数字化手术室系统方案”被评选为最佳产品创新奖,这也是中国医疗领域唯一上榜、获奖的企业。

  在那之后不久,海信又与国内顶级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等多家国内排名前列的三甲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就数字化手术室的功能建设、业务管理、人工交互、人机智能等技术方向展开深入科研合作,以进一步扩大在数字化手术室上的领先优势,把中国数字医疗水准拉升至国际一线。

  与此同时,海信还在力推“全院级”数字化手术系统。所谓“全院级”就是覆盖整个医院的手术室交互平台。医院内各科室的手术室之间可以实现信息互通。医院内不同的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一站式访问。这意味着,医院内的所有数字化手术室不再是一间一间地建设,而是统一化部署,并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高、中、低档搭配。

  有权威智库的报告显示,数字医疗作为一个千亿级的全新产业,正在步入爆发期。而海信,无疑已经成为这个新产业最有力的竞争者。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段晓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现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