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神舟七号”升空旅程的完美收官,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迈出了可喜可贺的一步,中国宇航员出舱“行走”,让世人看到中国航天业的发展,更代表了我国科技和经济的综合实力的巨大飞跃!更值得庆祝的是,此次伴随神七飞船同翱九天的响水米种也经过了完美的太空育种,新一代高品质水稻品种即将诞生!
据悉,响水大米产自我国稻米产业基地黑龙江省,是地球上唯一生长在火山熔岩台地上的大米品种。火山爆发后的熔岩台地经过万年风化,造就了响水稻米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由于火山熔岩台地白天积存的太阳光热量在夜晚不断散发,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被水稻吸收,再加上附近无污染、纯天然的湖水灌溉,使响水稻米成熟度很高,矿物质、微量元素、蛋白质、氨基酸及维生素的含量极为丰富。经检验,这种地质条件下产生的稻米品种,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其中在人体所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中,响水稻米就含有7种。特别是在今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响水稻米与日本首屈一指的越光稻米进行的对比检测中,响水米的磷、钠、钙、锰、铁等含量都优于越光米,特别是钙的含量居然达到越光米4倍。为此,航天及农业专家一致选择响水米进行育种实验,旨在培育更加优良的稻米品种。
据介绍,太空育种对植物变异产生优良品种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太空具有特殊的环境,包括宇宙粒子辐射、微重力、弱地磁、高真空以及低温等等。这些综合因素会诱导种子基因发生突变,使植物产生可以遗传的独特性状。因此神五、神六飞船上天都携带植物品种进行太空育种实验。而此次神七升空,共携带了水稻及微生物菌种两类物种八个品种的植物升空。据专家介绍,之所以选择水稻进行太空育种是因为从以往太空育种经验看,水稻比较容易产生变异,太空育种的情况比较理想,目前的多项实验证明,进入过太空的水稻在成熟期、株高、粒形、谷壳色等方面都产生较好的变异。因此,太空育种专家对全国范围内上百种水稻种类进行挑选、检验及甄别,最终选择了响水大米作为稻米类品种之一进行育种实验。
事实上响水米能获得如此殊荣绝非偶然。响水米产区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乃自古以来皇室贡米的产地,从唐朝以来,历经宋、元、明、清,一直为皇室所用,成为天下第一贡米,新中国诞生后,响水米又成为人民大会堂的国宴用米。黑龙江政府及当地企业看到响水稻米在地理及历史方面的优势,加大投入精心培育,历经十年终造就出有史以来最优质的响水稻米。据悉普通水稻每亩的产量约500-600公斤,而响水水稻的亩产量控制在400-500公斤,亩产量的限制,尽可能地保证了响水每粒稻米都能够吸收充足的养份。
此次响水稻米与神七共遨太空,不仅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飞跃,更为我国培育更优良的稻米品种创造了可能。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希望经过此次太空育种,能够促进我国稻米产业更上一层楼,与航天事业一样共同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