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卖场资讯

电商迅速崛起 消费者购物还去商场吗?

2013年01月15日 10:33作者:鲍晓倩 刘瑾 张双来源:经济日报

他认为,蓝色港湾的优势首先是有别于传统大厦式购物中心的开放街区,能给消费者营造亲近自然、享受阳光空气的购物环境。一些传统品牌企业之所以不敢贸然进入电子商务,主要是担心网上价格低,会冲击传统的商场、专卖店渠道价格体系。

  在电商迅速崛起的当下,商场还是消费者购物的首选之地吗?拼促销、拼打折能够增强商场吸引力吗?商场的未来在哪里?是否到了应该未雨绸缪、思考转型升级的重要时刻?

  岁末年初向来是消费旺季,也是商场加大促销力度、全力扩大销售的“黄金时段”。本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上海、西安、南昌、陕西榆林等大中城市商场发现,自去年底以来,各城市商场的促销大战持续上演,通过商品打折、积分兑现、礼品赠送、现场抽奖、微博互动、现场演出等形式,力图增加客流和销售。但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促销对提升商场人气仍有一定作用,但与前些年相比,消费者为打折商品愿在商场排队“血拼72小时”的场面已难再现。

  “与往年相比,促销力度基本到了极致,很多品牌的价格都是2折、3折,但销售额也就是持平而已。”北京西单商圈某商场销售部一位工作人员认为,这部分是由于经济下行造成顾客购买意愿下降,“但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2012年电商全年轮番促销,抢走了商场很多生意。”

  南昌百货大楼某西服品牌销售员也觉得,电商给商场带来的冲击很大。“许多顾客到商场不是买衣服来了而是试衣服来了。”他说,“商场成了顾客的试衣间,很多顾客习惯性地到试衣间用手机拍下标牌型号,然后回家到网上搜索。我们防不胜防。”他觉得,这已经不是价格高低的事,而几乎成为了一些顾客特别是年轻顾客的购买习惯。

  更麻烦的是由于促销力度过大,商场从销售中获得的利差越来越薄,甚至出现售价低于成本的负利润现象。商场只好通过收进场费、扣点、延期付款等方式获利,导致部分品牌商户与商场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新年伊始就有媒体报道,因不愿配合商场促销活动,女性内衣品牌黛安芬被北京新世界商场封锁专柜,要求暂停营业。

  在电商迅速崛起的当下,商场还是消费者购物的首选之地吗?拼促销、拼打折能够增强商场吸引力而又不恶化与商户的关系吗?商场的未来在哪里,是否到了应该未雨绸缪,思考转型升级的重要时刻?

  商场说 蓝色港湾购物中心

  从购物到生活

  “这样的冲突是无法避免和彻底解决的,就像传统渠道无法彻底解决区域串货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线上线下只能二选一,事实上冲突是可以逐步解决弱化。”欧利民表示,目前,太平鸟为确保同一产品统一价格,实行品牌和产品区隔策略,推出线上专销产品、线下促销产品和部分限量产品。

  欧利民说,这还是短期内的应对策略,太平鸟今后不会致力于走线上线下差异化发展的道路,而是寻找共同性,希望将来能够做到线上线下同产品同价格。“今年我们网络销售能做到3亿元左右,在太平鸟服饰的销售占比接近10%。我们保守预计,到2015年这一比例会达到30%左右,实现网络销售额约15亿元。”欧利民表示,太平鸟希望扎实做好网络销售,拥有一批稳定的销售群体。

  消费者说

  爱实惠更爱品质

  老百姓购物消费,买的不仅仅是物品,享受购物过程也很重要

  日前,在北京中友百货圣诞欢乐抽奖活动的柜台前,32岁的相女士中得一盒费列罗巧克力。圣诞元旦期间,该商场推出促销活动,购物满1000元即可兑奖,最高奖项是商场的200元购物卡。

责任编辑:魏现芳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