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电商还是要靠家电支撑
前段时间,苏宁跑到京东家门口开了开放平台的大会,那时候我就想笑,这是又被京东带到沟里了。家电是电商品类之王,无伦是客单价、销售额还是用户认可度什么的,都是首屈一指,家电的牌子基本都是大牌子,这些牌子也都会成为京东的品牌背书。
前段时间,苏宁跑到京东家门口开了开放平台的大会,那时候我就想笑,这是又被京东带到沟里了。易购那点流量来做pop平台,那真是喝多了。苏宁开完平台大会之后,京东接着开了家电大会,发布了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以及《京东家电供应商合作白皮书》、《京东家电价格与特色服务白皮书》一大堆巴拉巴拉的文件,最后的结论是,三年之内,家电销售过1100亿。
为什么是1100亿,因为苏宁的年销售额,电器部分就在千亿左右。如果京东网上销售电器超过1000亿,那么基本就超过了苏宁的主业收入,京东渠道的话语权,就会超过苏宁,如果实现了结款周期的提升,那么对于靠压货周转资金的国美苏宁模式来说,已经很难像之前一样用渠道力量打压京东了。电器品牌会很轻松的做出站哪一队的判断。
为什么又回到了电器?这其实是电商真正的品牌根基,也是京东成功的两大要诀之一,一个是电器,一个是物流。听过我品牌课的人都知道,我说的品牌两大功能,一个叫区分,一个叫溢价,而电器,正是电商的品牌中心。京东的品牌里面起到区分的因素无非两个,一个是正品,一个是物流快。而正品这个概念,可以说主要说的就是大家电和数码产品(化妆品也算吧)。这类产品的特点就是价格单价比较高,用户对品质、安全和服务的要求比价格更敏感。比如一个小网站的单反再便宜,你可能就都很难敢去下单。而京东就算比别家贵10%,也许你也买个心安,甚至有可能加49元来个限时达,以达到早拿到早心安的作用。
我之前说京东和当当的区别就在于,京东的客户是卖家电积累起来的,信任度和消费能力更强,买电视都可以,就不论买小家电什么的了。而当当的客户都是卖书积累起来的,你让我花100块买书,我不害怕,你让我花10000块买个电脑,我就还是要想一想。凡客的道理也是一样,低客单价电商的粘度和信任度,远逊高客单价。所以,家电还是王道,pop只是为了增加品类,提升流量价值和丰富捎带购买的。可惜被苏宁认为是趋势和战略,然后也跑去跟,反而在自己的主力家电上,被抄了后路。
我2012年四月分析京东战略的文章《大师京东》里面就提到,京东的对手不是当当凡客之流,而是国美苏宁这样的巨头。这两类公司,一个是从网络做家电,然后开始渗透到线下,越做越重,布局物流,然后建实体服务点。一个是从线下打线上,自己有着高渗透三四线城市的家电售卖渠道,然后整合到线上进行销售和服务。剩下的事情,就是看谁快了,是京东先把线下建成,还是苏宁国美迅速把线下整合然后把线上建好。目前看,京东还是更快一步,苏宁的线上线下同价,显然进展缓慢,又跑去搞pop,恐怕就更难推进。而京东目前,已在全国开设34个运营中心,拥有覆盖全国521个城市(县级市以上),共计1066个区县的家电物流配送网络,计划到2016年,京东家电将在全国开设60个运营中心,覆盖全国1100个城市(县级市以上),约1600个区县。这个规模,在线下也会超越苏宁,而且这个只是配送网络,不是门店,运营成本更低。
家电是电商品类之王,无伦是客单价、销售额还是用户认可度什么的,都是首屈一指,家电的牌子基本都是大牌子,这些牌子也都会成为京东的品牌背书。所以,京东的根基在于家电,京东的敌人,在于家电巨头,可惜家电巨头没有看到这一点,没有尽快的把门店完成物流服务点的转化,而是搞线上线下同价这样的玩法,成本没有降低,把利润降下来了,最后恐怕把家电市场拱手让人。而至于其他神马母婴pop之类的东西,那都是建立在巨大流量之上的繁荣,没有有效的引流方式,做这些都是死路。

责任编辑:张恒亮
本文相关新闻
热点图片
>进入微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