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小金库”诞生 金融版图已具雏形

2014-03-26 09:41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到:

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饱受争议之时,并没能阻止京东完成金融布局的野心。”  而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京保贝”主要是为京东的供应商提供保理业务,目前已经由供应商延伸到京东的合作伙伴。

  “京保贝”

  搭建供应链金融

  记者统计,2012年3月京东开始涉足供应链金融业务,2012年6月京东正式上线供应链金融系统;2012年8月,京东金融自行开发产品获得银监会审批;2012年10月,针对自营供应商收帐款融资业务对外开放;2013年12月,京保贝3分钟融资业务正式上线。

  京东金融集团金融发展部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未来京东打造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将涉及到供应商的整个交易链条,换句话说,针对供应商的金融服务不是简单的借贷,一定是各种服融合在一起的。”她同时表示:“京保贝融合了京东、互联网及大数据三方基因而成。”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京保贝”主要是为京东的供应商提供保理业务,目前已经由供应商延伸到京东的合作伙伴。

  所谓保理业务保理是指卖方、供应商与保理商之间存在的一种契约关系。根据该契约,卖方、供应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贸易融资等服务。

  “其实以京东目前的体量和规模,已经可以给生态圈外的公司提供保理业务。”刘长宏对本报记者表示。

  “京东白条”

  创新信用消费金融

  相对于“京保贝”聚焦上游供应链金融,“京东白条”则聚焦于下游消费链金融,由于业界的消费信贷都是针对个人,所以消费金融业务部设计的产品主要针对的是京东上的一些个人消费品。

  2014年2月13日至14日两天,针对个人消费者的“京东白条”正式公测。 “京东白条”产品的本质为消费金融贷款,而这部分业务在国内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巨大。由于它在功能上与银行的信用卡分期业务极度相似,因此也被视为互联网金融向金融信用资产领域迈进的一次重要突破。

  刘长宏对本报记者表示,“京东白条”不等于虚拟信用卡,它与银行信用卡存在一定的差异,是互补市场的关系。整体来看,京东推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主要目的并非营利,而是希望促进京东零售业务的发展,它与物流平台、技术平台、电子商务并称为京东的“四驾马车”,共同构成了京东的零售“生态圈”。

  值得一提的是,与支付宝跟银行合作的模式不同,目前“京东白条”业务的资金都是来自京东的自有资金。

  从京东整个金融版图来看,也不难看出,京东实际上已经给自己定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角色,即中介者,服务于供应链之上的买家和卖家。

  但对于中介者的角色一说,京东似乎并不是十分认同。在刘长宏看来,现阶段,退出金融支持和服务的主要目的都是希望能够促进京东零售业务的发展,并成为京东零售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圈里的各个业务板块未来都有独立的盈利能力,但彼此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未来的京东模式,就是‘互联网+零售商+金融’的运作模式。分解一下就是,在互联网里边有自己的大数据,零售商里边有成形的消费物流和供应商的数据。在传统的金融业务里边有信用数据。由此形成了京东金融大数据。他同时表示,“业务规划是分阶段的,目前来看,1年至3年内京东的消费金融业务都不会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刘国君

责任编辑:曾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