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让购物变得如此轻松。网络购物便捷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与矛盾,一方面电商快速发展与相对滞后的监管体系的矛盾,另一方面网络安全与漏洞百出的电商体系,出错后电商迟迟不作为让消费者只能有委屈自己担。有些知名电商明知违约却执意为之,违约与违法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实在太低,让电商有恃无恐。消费者若想维权,举证工作又步履维艰。最近几年电商错误频频,虽每次各家表现不一,但目的具有一致性:单方面取消客户订单,减小自身损失。难道电商失误,就该建立在践踏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
诚实守信自古就是商家的立足之本,但电商们频频任意践踏消费者权益。以各种理由忽悠消费者,电商们:你们玩够了没?小编今天就来梳理这些年电商们砍单以及忽悠消费者事件。你有中枪没?
苏宁单方面取消客户订单事件
2015年4月6日凌晨;苏宁出现100-50优惠券,但该优惠券门槛却只需满0.1元,也就是说理论上低于50的苏宁自营商品通通不要钱。限制性条件为:一个手机号码仅可以下一单,一个帐号仅可以用一次优惠券。消息被细心用户发现后发布在一淘网,经过大量转载后,用户、程序员开启了疯狂抢购模式。截至4月6日早数千万网已下单,造成苏宁方面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
4月6日下午陆续有客户收到货,变将抢购商品晒到赚客吧、苏宁贴吧、一淘网、新浪微博上。维达、大米、食用油、牛奶成为此次抢购的重点目标。
4月6日11:00左右未收到货的客户询问苏宁客服,苏宁客服回应:正常抢购应该不会被取消的,希望该客户放心。
4月7日有人向小编反应自己订单都到门口了,结果被苏宁单方面取消了,当然是从始至终就没通知客户取消的原因,完全置消费者的知情权不顾。
4月8日从始至终沉得住气的苏宁并未发表任何形式的通知,对于主动找上门的客户予以20元的所谓“心意券”补偿,未主动联系当然没有了。就是这么任性,爱要不要。
但是该优惠券有效期仅为7天,当然还有很多被砍单客户什么都没有。
国美:单方违约,付款不发货要求买家取消订单
2014年12月消费者在国美电器网上平台准备选购一台50寸海信电视,该商品约定12月17日支付50元定金,12月21日支付尾款,12月24日安排发货。但是实际情况是该消费者17日支付定金后直到21日电话咨询客服何时支付尾款,国美电器客服答复无法确定,让继续等待,直到12月22日才支付尾款成功,等到12月底仍未见发货,再次咨询客服答复还未到货,让继续等待。如今等到了2015年1月4日,再次致电客服询问何时发货,客服答复目前此货仍然无货,要求买家取消订单并给100优惠券作为补偿,问为何没货没有明确答复,如果想要此电视需要继续等待。
参加国美购物免单活动用户投诉称其拖延不返现
2014年11月11日“双十一”国美在线搞了一个0点免单活动,只要在0点时间支付成功,并在国美网站免单全攻出现自己本人名单的就是为有效名单,并在国美网站填写本人的银行卡帐号、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开户行等,就可以返现金,扣除原价的20%,叫意外所得税。这名消费者双十一期间和媳妇两人共参加了两次免单活动,订单号:xxxxxxx(涉及消费者隐私)填写帐号信息的时候都填写的是该消费者一个人的,国美自动给删除了一个帐号,无故不给我返现,也不给该消费者通知,该消费者主动电话问过4、5次,没有给回复过,直说帮记录,2015年1月打电话问国美客服,他们说帐号信息在他们那里查询不到,他们的活动规则也没有明文规定不让填写同一个银行帐号,问他们能不能给处理一下,他们明确告诉说是不能给返现金了。
亚马逊(中国):国内与国外执行两种标准
众所周知亚马逊(中国)是国际电商界的翘楚,面对国内外消费者却执行两种政策:在前不久的海外购物狂欢节“黑色星期五”活动中,英国青年罗伯特·奎因收到了亚马逊公司错寄的51个包裹。但罗伯特·奎因并未在亚马逊上购买了商品,后来亚马逊方面表态:因系统错误发错货物,价值35000元人民币的商品就送给了他。然而在国内经常出现亚马逊单方面砍单的情况。
亚马逊(中国)单方面取消订单频频发生
2014年10月29日,有消费者在亚马逊(中国)(中国)网站上以94元秒了一款原价近千元的扫地机器人。下单5天后,“后知后觉”收到一封来自亚马逊(中国)网站的邮件称,扫地机器人订单取消了。
2013年1月有客户在亚马逊(中国)网站购买1件费德勒干红葡萄酒法国750ml后却被亚马逊(中国)单方面取消订单,取消原因为:因为购买的商品已脱销。作为国际电商品牌,难道就对于库存管理都存在国际差异?
亚马逊(中国),也沦为频频恶意砍单的电商
2013年6月起,多名网友陆续在21CN聚投诉平台针对“亚马逊”发布投诉称,亚马逊虚假宣传、销售假货;以未到新《消法》实施期限,拒绝7天无条件退换货;未经消费者同意,单方面恶意砍单。
亚马逊先低价促销再撤单商品付款后称无货
2013年11月26日,亚马逊网站上推出了感恩节促销活动。在“一折秒杀”活动中,长虹一款型号为LED32538的32英寸液晶电视,标价161.99元。陈先生果断下了订单。两天后,陈先生接到亚马逊中国取消订单的邮件,邮件表示订单无法完成的原因是缺货。
消费者陈先生等3人将来亚马逊(中国)起诉到朝阳法院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亚马逊公司代理人语出惊人:“(发出确认发货的电子邮件才意味着合同成立)是网络交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既然标明缺货,消费者对不能发货的结果是应当预见的”、“我方未实际采购过此货物,电商的话,缺货也可以放在页面上”、“在成千上万订单中保证所有订单没有错误,不现实”。
茵曼专卖店【亚马逊(中国)专卖店】:以价格错误为由单方面取消订单
2014年11月11日,有消费者在菌曼专卖店下单后,却发现自己订单被单方面取消。客服称由于价格标错,但从始至终并未通知消费者。
淘宝网订单“被取消”,淘宝表示不清楚原因
2013年“双12”消费者在淘宝网秒杀到一款衣柜,紧接着卖家就以挂错价格、自家亏本等一堆理由要求我取消订单、申请退款,该名消费者没同意。第二天晚上17点却发现订单居然在下午14点18分自己申请了退款,且卖家还在同一时间点确认同意了。是谁登陆了该消费者的账户申请退款的呢?随后,该消费者致电淘宝询问缘由,客服给出回复是可能系统把订单关闭了,具体原因他们不清楚,需要技术部的查询。直到现在,该消费者也没弄明白到底订单取消是淘宝系统关闭,还是卖家盗号所为。
淘宝软件故障“1元门”消费者订单被强制取消
2011年淘宝网上多种商品标价1块钱,引来消费者蜂拥下单付款,之后却被淘宝网强制取消订单,理由是第三方软件故障造成价格错乱。
2009年京东称误操作致大量订单失踪事件
2009年6月18日,看似平常,确是一家电子商务网站11周年纪念,而在这个时间,往往会进行一些线上促销活动,以回馈长期支持的网友。6月18日下午,京东商城(促销产品主营产品)开始了针对会员的促销活动,其中有一款产品是罗技MX518鼠标,这款产品在非优惠时段售价为239元,而在当时的促销时段,这款鼠标的特价标价为178元。这一降价对于一款鼠标来说,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因此不少会员都加入了抢购的行列。但之后却出现订单神秘消失事件。虽然金额仅仅为几十元。诚信代表的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诚心。
【当当网】
买家投诉付款后当当网361旗舰店拒绝发货
2015年3月23日有消费者在361旗舰店买的东西,成功付款,当时是满减,后来发短信告诉该消费者没货,但当时可以拍下,并没显示无货,连续登陆,361旗舰店一直显示有货,发短信时活动刚结束,摆明了是虚假营销,欺骗消费者。
网购当当网图书被告知缺货强行安排退货
2015年3月9日消费者收到当当网发来的错书当天要求换货,当当网同意,双方商定于周六周日上门换货。当当网遂开始办理换货事宜。但3月11号早上收到短信告知缺货,当当网不联系顾客协商,单方面直接强行安排退货。该消费者立即上网查询得知,该商品实际依然在当当网上售卖,并未缺货,但是涨价了。
律师表示:按照交易惯例,商家表明了商品价格,消费者选定商品并付款,交易就达成了,商家要给消费者发货。网站单方面取消订单,属违约行为,退款是给消费者最基本的赔偿。建议受到损失的消费者联合起来,可向网站注册所在地的工商部门投诉。
小编在这里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对电商的监管,对电商恶意践踏消费者权益的行为采取0容忍。返回家电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