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创新为基石 长虹加速打造军民融合核心竞争力

2017-03-17 09:46:00来源:大洋网作者:

  四川省军民融合发展龙头企业长虹,以国内首个电子信息军民融合创新实验室成立为契机,加速提升军民融合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军民产品核心竞争力提升。

  军民融合创新实验室“落户”长虹

  积极探索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将军工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军工大省和军民融合发展的先行省份,其军民融合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中,以省内军工龙头企业作为全省军民融合创新的核心载体已成为全省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四川省电子信息军民融合创新实验室“落户”长虹便是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落地举措之一。

  据悉,该军民融合创新实验室由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电子科技大学、长虹控股公司联合成立,主要结合校企双方已有成果及资源,开展雷达系统及其关键技术、新体制雷达、新能源、新型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整合高校科研优势进一步夯实长虹军民融合技术创新能力。

  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张克俭看来,“四川具有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建议国家有关机构支持四川改革创新,支持四川开展军民融合政策先行先试。”围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资源共享、协同创新、金融支持等方面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努力将四川打造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防军工战略基地、军地优势资源共享转化示范区、军民领域技术协同创新先导区、军民结合高端产业发展集聚区。

  以技术创新提升军民产品核心竞争力

  “通过持续合作,将该实验室打造成集前沿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新产业孵化、技术信息交流、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与服务平台,助力长虹军民融合发展。”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军工起家的长虹,在“军转民”、“民参军”及军民两用产品的融合协同发展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上世纪80年代,在国家经济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长虹和许多国有军工企业一样,从国家获得的军品科研生产订单不足,面临着生存危机。面对困难,长虹积极实施军转民战略,将自身在军工领域积累的先进技术,用于民品的研制。在这一过程中,长虹军工技术对其民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撑,如各类家电产品的EMC抗电磁干扰技术、可靠性技术,便是源自军用雷达的防电磁干扰技术和航空高可靠技术。

  另一方面,激烈的民品市场竞争也促使长虹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大量的民品先进技术得以涌现,在国家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优势民品技术反哺军工成为可能。例如基于长虹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优势,发展军事信息解决方案,如军事管理综合平台、军校智慧校园系统、多媒体培训系统等,助推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

  “长虹军民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为绵阳市、四川省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样本和参考。不论是军工资产还是军民融合技术与产品创新,长虹都走在了全省前列,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打造的50家军民融合大企业大集团之一。”省国防科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长虹军民融合发展经验正推动着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三方合作,打通内外军民融合通道,积极探索、优化军民结合技术成果转化的机制,从“内生+外延”两个渠道推进长虹军民融合重点项目与新业务机会的获取。“我们力争通过1-3年时间逐步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长虹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以技术为基础,打造长虹军民产品核心竞争力,军工龙头企业长虹正在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搭建的军民融合平台,发起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利用金融工具为军民融合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平台服务和资金支持,促进军民融合成果转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现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