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NS (域名解析服务)被颠覆了。互联网的正常运行全靠 DNS。如果有人破坏——或更糟,颠覆了——网站访问的基石,人们将会不再相信什么 URL 网址,网络欺诈也将变得如同儿戏,因为:占有 DNS 者,占有互联网。
3. 物理设备发生大规模故障。如果弄断几根地中海的电缆,可以让成千上万的用户无网可上。如果有人蓄意搞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4. 肢解为 N 个独立网络。从古老的 Usenet 至今,人们一直进行着“物以类聚”的分组行为。Nicholas Carr 在《The Big Switch》 一书中指出:一项研究声称一个社区,不管保守或自由,其 90% 的链接都没能离开该社区。甚至,对某些参考链接工具进行配置以后,可以使访问者一直停留在具有相同观点的网站上。这样结果会怎样?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孤岛, 人们分享的都是相同的观点和思想,并渐渐确信他们拥有唯一的、正确的答案。互联网的祖先们早有预见:这将是全球化社区之梦的破灭。
7. 网络不再免费。如果运营商开始收取网站访问费用,正如有线电视公司收取相应的费用一样,你将很快发现每月账单上多了一项 “Google 月租”。很多提供 Facebook 和 YouTube 移动服务服务的公司,已经开始收取这种费用。这种死亡方式可能是最不易发现的,因为它预示着创新的末日——没有运营商的同意或默认,无人能推出下一个 Skype、Twitter 或 YouTube。
8. 律师介入。互联网作为自由言论的实验场将走到尽头。由于无法起诉网站本身,律师将追逐着网站拥有者和注册用户。正是通过这种手段,为瑞士的银行组织工作的律师 Julius Baer 对机密曝光网站 Wikileaks 进行起诉。一旦有了先例,将有更多人使用这种手段。唱片公司已经开始考虑起诉运营商违反版权。这是对网络中立性的讽刺:当电信商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字节,他们就不再是“公共运营商”,并且对传输数数据,包括非法内容,负法律责任。所以,他们将最终选择顺从。
9. 封闭城门。很多国家已经开始限制互联网的访问。我们拥有的不再是全球互通的互联网,而是当地立法者制定的道德标准。
10. 人类将自己干掉。Discover Magazine 在多年前已指出,我们拥有大量工具可以进行自我毁灭,从核武、炭疽病毒到人类自制的黑洞。没有人类的互联网是什么样?
互联网的最初灵感来自对学术自由和开放的向往,而现在它已成为由企业和运营商控制的商业平台。从 1969 年 ARPAnet 诞生到去年二月 Netscape 关闭,对于 Facebook 一代,这段历史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