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刀片服务器低下昂贵的身价,走下神坛?让我们来看看刀片服务器的“前世、今生和来世”。
·前世:随.com而出的刀片
事实上,让刀片技术走下神坛的想法,由来已久。
刀片服务器不同于原有的机架式和塔式服务器,三大主流刀片服务器厂商的规格和标准不尽相同。不同的规格和体系,使得不同厂商的服务器刀片不能够进行混搭,导致刀片产品不能兼容,甚至同一厂商的不同款刀片产品都不能兼容。这就导致购买了某一厂商的刀片产品后,用户便会绑定在该厂商产品上。
纵观IT产业发展的整个历程,统一标准化的产品才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市场渗透力。由于刀片服务器的标准化迟迟得不到推行,在IBM、HP、DELL等服务器厂商的近乎垄断的情况下,价格高昂,不仅让后来的竞争者很难进入,也让很多中小企业用户只能望“刀片”兴叹。
虽然IBM曾围绕BladeCenter刀片服务器创建一个名为Blade.org的行业组织,Intel更是其中重要成员,但是对于企业规模不大的厂商,更似筑起了壁垒而非敞开怀抱。尤其是正处于发展阶段中国服务器企业的介入,也碰到了如同DVD厂商一样的困境。
·今生:模块化服务器横空出世
在今年初,Intel在中国发布了首款基于SSI模块化服务器标准的通用模块化系统,大大促进了模块化服务器的拓展和普及。同时,通用模块化系统内置的英特尔Multi-Flex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理想的服务器性能,还能以经济的价格获得额外的存储能力、高可靠性和可管理性等众多优势。此外,由于系统基于开放的SSI模块化服务器标准,用户将有更多更灵活的升级选择,成本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当然,Intel推出模块化服务器系统是有其战略目的的。尽管之前的刀片式服务器大多都采用Intel的芯片,但Intel显然并不满足于此。近几年来,Intel虽然在桌面级市场节节获胜,但在服务器和移动市场上,却并没有阻止住AMD的势头。一旦AMD抢在前面推出标准化的刀片技术标准,那么Intel将被迫签订城下之盟,一如几年前的X86-64位技术与DDR与RAMBUS内存标准之争。
从这个意义上说,模块化服务器正是Intel抢占先机的一着高棋。具体的效果如何,尚待市场检验,但从Intel一举联合国内40家服务器供应商共同推出模块化服务器系统的声势,可以见到Intel的决心。在众多国内服务器供应商之中,不乏实力雄厚、业界知名者。并随着模块化服务器系统的推行,追随者也是与日俱增。
那么,相对于传统的刀片服务器相比,模块化服务器有哪些优点呢?为什么说它更适合于更适合中型企业甚至中小企业?让我们以航天联志Aisino 9300R来简单说明。
在管理上,具备无缝安装、移植和扩展功能的一体化服务器系统Aisino 9300,极大简化用户管理和运营维护。9300R所有的组件,如计算模块、存储模块、散热模块和管理交换模块、电源等,均采用冗余和热插拔设计,不论是添加计算模块还是存储功能模块,只需将扩展模块插入机箱,就像使用热插拔硬盘一样简单,确保业务应用不会因为单点故障而中断。考虑到中型应用的用户特点,航天联志9300R采用基于WEB的所见即所得的图形化管理界面,具备端到端的强大管理功能,“傻瓜式”操作方便又快捷,让一些中型甚至小型企业的IT管理人员都可以非常简便地管理维护。
与传统刀片式服务器不同的是,9300R模块化服务器自带了完整的存储模块,通过虚拟化存储技术与计算模块相连接。不仅能够对RAID0、1、1E、5、6、10有很好的支持,还整合了SAS磁盘系统,内部 3GbPS SAS 通道支持等,并支持在线扩容,使每块计算模块共享外部数据成为可能。另外,其电源(N+1)冗余配置也提升了其效能功耗比,航天联志9300R出色的能耗空间比为寸土寸金的数据中心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将绿色节能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在功能上,模块化服务器也足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例如航天联志9300R模块化服务器系统采用了英特尔Multi-Flex技术,最多可同时运行6个计算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可支持两个多核英特尔至强5000系列处理器以及32GB内存,充分满足随需扩展的超高密度部署需求。
可以看出,Aisine9300R等模块化服务器拥有高易用性、高可管理性、高可用性等特性,实现了服务器空间整合的目的,更集成了存储和网络交换设备,为最终用户的IT规划提供更多选择及更优服务。但是其价格非常接近同等配置的普通机架式服务器,远低于刀片式服务器,可谓十分超值。联志9300R卓越的性价比和强大而灵活的模块化服务器系统,更为满足对计算机性能需求更高的和对远程部署有需求的中型企业用户提供了一个超值平台。
·来生:模块化服务器迎来新机遇
虽然,模块化服务器才刚刚开始推广,其市场预期如何,尚待检验。但是,在Intel的发展蓝图上,模块化服务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数字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 在今年4月的IDF的讲话“Intel将于2008年下半年面世的、研发代号为“Dunnington”的处理器,能够安装在Caneland平台的处理器插槽上,它是英特尔第一款6内核IA处理器,基于45纳米高-K制程技术,并且拥有大容量共享缓存。”而最为重要的是基辛格强调“它的另外一个特性是采用FlexMigration技术,可以实现单一的兼容虚拟化库,支持虚拟机(VM)在基于65纳米和45纳米高-K制程英特尔酷睿微架构处理器的服务器之间,以及基于不同45纳米制程处理器的服务器之间迁移。”可见,模块化服务器系统在Intel的08年发展蓝图上的地位非同一般。
据iSuppli报告指出,刀片服务器到2011年的出货量可达240万台,并占所有服务器出货量的 21.6%。很显然,不远的将来,模块化服务器必将和机架式、塔式一起成为一种常见的架构,但是它能否象机架式取代塔式那样登堂入室,全面占据市场主流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