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半导体厂商终于逼近技术临界点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绕开。Intel向来对自己的先进工艺一直抱有无比的信心,直到逼近90nm,65nm前后才发觉依靠更高集成度的方法来实现4GHz以上的处理器依旧会面临严重的热量问题。AMD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也在3GHz以上频率遇到了麻烦。他们面对困难选择的是另外一条路,他们选择的是依靠多个核心来实现性能的提升。于是我们今天就听见充斥在身边的“双核”这个词汇。
解决硬盘容量的继续提升问题,就必须继续提高单片盘片上能承载的容量,在受盘体物理尺寸及主轴马达寿命的限制下,无法以塞进更多盘片来实现容量提升,提高单碟容量/面密度成为多年来提升容量的唯一途径,而缩小盘片上的信息记录单元所占的面积,则不可避免地遇到“超顺磁”(superparemagnetic)现象。超顺磁现象是指记录信息的单元小到某个程度,维持状态的能力就会减弱,太细小的单元没有足够的磁力保持原本的状态,以至于常温下都会因为记录单元自己磁极性自己翻转,而导致记录数据丢失。磁记录科学家和工程师称这一现象为“超顺磁”现象。
半导体厂商采用绝缘硅、多核心来解决持续提升性能的问题,存储厂商用什么办法来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呢?值得注意的是,1996年以来,希捷公司在硬盘磁头方面的研发经费已增加了三倍;磁盘盘片等方面则增加了将近五倍,这无疑让希捷的在硬盘业界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首先推出运用垂直记录的 Momentus 5400.3则是希捷再次表明技术实力的实际行动。
两种记录方式的对比,垂直记录能比以往的水平分布方式容纳更多记录单元。
两种记录方式原理对比
·什么是垂直记录:垂直记录是相对于之前的水平磁盘记录方式而言,如果每个记录单元的SN方向为水平于盘片,则称为水平磁盘记录方式。传统的记录方式每个单元之间是扁平排列,就像按序列平铺放在桌面的骨牌。
硬盘的容量是否有极限?希捷的高级产品经理Gianna DaGiau曾表示“总的来说,没有极限,而且实际上所有理论极限都非常难以估算出来。”DaGiau说:“达到每平方英寸100Gbit(100Gbit/sq.in)的区域密度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然而,希捷发现了达到乃至超越这个密度的办法。”
于是,应用最新的垂直记录技术(perpendicular recording) 硬盘来到我们面前。虽然垂直记录已经被研究了很久,但是技术研究成功不等于能把技术带到量产的硬盘产品上。由于应用垂直记录需要对盘片记录媒介材料以及读写磁头两方面进行改动,这样一来,现存的数家硬盘厂商中采用“垂直整合”业务模式的希捷、日立两家则对什么时候量产这种更高容量性价比的硬盘产品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为目前硬盘业界老大的希捷,在2006年初推出了首款应用垂直记录技术的2.5英寸硬盘——Momentus 5400.3,让笔记本电脑的用户首先品尝到了先进技术带来的好处。
虽然是首款2.5英寸硬盘应用垂直记录技术的产品,希捷Momentus 5400.3 让2.5英寸产品的5400rpm下的性能已经让不少7200rpm转速的3.5英寸产品感受到压力。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硬盘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