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或达2亿!京东充值现大漏洞
这次京东再遇所谓的“恶意订单”,原因是自己的积分兑换系统出现漏洞。京东遭遇的所谓“恶意订单”,其实在网购业屡屡上演,而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商家撤销订单。doosit:京东商城这次充值漏洞,个人觉得京东方面应该承担80%的责任。
昨日,有网友在微博、论坛上爆料,称30日晚间22:30-23:40之间,京东充值平台出现了BUG(漏洞),即京东推出的积分充值活动在上述期间内,充话费、Q币等不会相应扣除积分,用户可以免费无限次充值。在充值平台出现BUG期间,不少网友发现了这一漏洞信息,还有的主动在论坛上进行传播。有很大一部分用户都充值了上千元的Q币和话费。据网友称,有人利用该漏洞充值了36万元的话费,京东损失将达到2亿。“大概22点30分左右开始的,当时就传有人刷了36万,截图的充值页面多达80多页。有人喊我充,我第一感觉就是肯定违法,没弄。”网友贺刚强从一个购物QQ群得到了京东商城出现漏洞的消息,不过,他选择了“在众人疯狂刷钱之际,果断关了电脑睡觉”。
昨日,京东公关部相关人士证实,前晚京东充值平台确实出现过重大漏洞,不过该漏洞在一个小时后被修复,而损失2亿元属谣传。关于对已经充值的用户如何处理,京东方面表示,公司正在采取技术手段排查,剔除其中正常充值的用户。“后期将与相关用户协商解决,但对于一些恶意订单用户,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京东商城称。
律师提醒:恶意兑换涉嫌盗窃
福建豪诚律师事务所陈玉生律师认为,虽然京东系统出现漏洞,其本身确实存在过失,但如果有用户恶意大量套现,性质依然属于“盗窃”行为。如果用户充值时并不知道漏洞存在,只是进行正常充值,随后发现没有被扣款,这种情况属于不当得利,应当予以返还,只是在民事上的交易行为,并不会构成犯罪。其认为,已经发现有漏洞而故意去窃取,是违法的,算是一种盗窃行为。
新闻解读
“恶意订单”岂能京东单方说了算?
遭遇所谓的“恶意订单”,京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今年6月18日,京东举行店庆促销,但随后产生的大批订单被该公司强制取消,京东称,少数账户的订单数量远远超过正常用户的下单数量,经调查是少数经销商利用促销恶意下单。
其实,这次所谓的“恶意订单”,完全是京东自说自话。既然京东搞促销,账户为啥不可以大量下单呢?如果少数账户的订单数量远远超过正常用户的下单数量,京东为啥坐视不管、任由账户完成下单呢?账户完成下单数量后,京东居然强制取消,这是不是“霸王条款”,账户花费的人力、精力和时间又该如何补偿?
这次京东再遇所谓的“恶意订单”,原因是自己的积分兑换系统出现漏洞。既然错误出在自己,显然不能要求要账户全盘买单?京东信誓旦旦,保留追究恶意订单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请问“恶意订单”如何鉴定、谁来鉴定?总不能京东一家说了算吧?即使京东认定了“恶意订单”,但还需得到法律的认可呢!
京东遭遇的所谓“恶意订单”,其实在网购业屡屡上演,而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商家撤销订单。然而,商家说撤销就撤销了,可征求过用户的意见?凭啥单方面认定是“恶意订单”而擅自取消?
当当网曾经出现过的所谓“恶意订单”事件,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不少用户反映自己明明没有订货,却有当当网的订单送货上门,并且索要货款。难道当当网要强买强卖?这既不符合做生意的自愿交易原则,也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近年来,网购业发展迅猛,网购纠纷风起云涌。当发生所谓的“恶意订单”等纠纷时,商家不应该一味地“强制取消”,更不应该板起一副委屈的面孔“要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第一,自己本身是否有错误;第二,善意和恶意有时很难分辨;第三,用户的心只能暖、不能伤,伤了用户的心,用户或许永不回来,一个个、一批批用户大量流失,商家最后必定只有死路一条。遭遇网购纠纷应该如何处理,用户心里有杠秤,商家应该好好掂量掂量!
微言大义
朝夕夕:这回强东还笑得出来吗?
徐六六seo:京东商城现重大漏洞,这样的事怎么就没让我发现呢?
元谋舍人:京东有没有可能是炒作?从京东与苏宁的大战到传闻京东充值话费的漏洞。完全都是大手笔!京东是不是来了一个超牛的策划团队?
doosit:京东商城这次充值漏洞,个人觉得京东方面应该承担80%的责任。
李丹霞:这不是引诱人犯罪啊!谁不想在捡白漏呢?
程锐:京东没有测试人员,鉴定完毕。
伤心不打折:早晨看到京东那个漏洞导致资损2亿的消息,想了半天,好像淘宝支付宝这么多年资损也都没搞出来这么大的,百万级别的已经够吓人了,不知道京东工程师有多少人,只拼人数不拼质量的话要种多少西红柿能够啊……
张望:我觉得捡白漏的还是不道德的,人家家里没上锁,你就可以进去拿东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