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家电补贴,老戏新唱能出彩吗?

2015-12-28 09:44:00来源:人民网作者:

2015年12月25日15:55

    手机看新闻

  近日,北京市商务委发布公告,中断三年多的节能家电补贴再次启动。补贴品类在电视机等普通家电基础上,增加了空气净化器、坐便器和自行车等商品,达到9类,补贴比例分13%和8%两档,最高额度为800元。而首批2015-2016年北京市节能减排商品销售企业名单显示,电商企业也首次入选,成为此次补贴政策的落地渠道。

  而就在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等三个部门联合公布家电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细则,涉及平板电视、变频空调和家用冰箱三类家电产品。与以往的激励政策不同,能效“领跑者”制度没有直接的资金补贴,更侧重于对家电行业节能水平的促进。

  在消费低迷,家电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重启家电补贴,老戏新唱能出彩吗?

  回顾2008年经济危机后,中央政府也曾拨专款推行家电下乡,用以刺激消费,补贴一直维持到2012年和2013年才陆续结束,但改番政策却多受诟病,家电企业却普遍不买“补贴”账,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就是政策的反对者代表之一,2014年甚至对总理说“我们不要产业扶持”。

  国家出钱,刺激消费,刺激需求。为什么企业不想要?

  家电是耐用品,补贴会透支未来消费,一时繁荣将以漫长的冬天为代价。5年的政策补贴让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扩大自己的产能,严重透支了市场的消费力,而目前房地产市场又出现萎靡,彩电市场的前景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

  补贴政策恶化产业环境,优秀企业难以竞争胜出,这大概是董明珠等企业家反思的主要原因。

  对于强势企业而言,都不希望有政策庇佑,家电行业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早已习惯了在市场上横冲直撞抢占份额,政策的庇护则给了一些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喘息的机会,造成优不胜劣不汰的局面,这并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政府补贴扩大了市场总量,利润率低的二三线品牌和低效企业在竞争中得以维持。比如说,2012年四川长虹获得政府补贴超过1.4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却只有7600万。补贴成了差劲企业续命的主要方式。

  这几年的家电补贴政策,曾让不少小品牌死灰复燃,靠着政策活了好几年,多品牌并存的情况搅乱了整个市场格局。仅在2009年家电下乡中,就有58家冰箱企业、73家洗衣机企业,26家彩电企业,30家冷柜企业中标。而现在,人们真正能叫出名字的品牌不足10个。

  有些企业也拥有了“政策依赖症”。2014年家电企业宁波宝洁申请破产调整,震动业界。这家公司在2010年也是家电下乡企业,旗下有100多款产品。2013年政策一停止,萧条的猛烈出乎意料,这家企业很快陷入资金断流。

  从企业操作层面看,政策补贴也带来了很大的人力成本损耗和资金压力,当年为了节能补贴,公司要成立专门的部门处理大量数据统计汇总上报工作。总部、全国每个分公司、到经销商,各个环节都要设立专人管理,整个流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政府补贴还容易引发造假骗补。2008家电下乡之后,从消费者到销售网点,再到流通企业,寻租造假连绵不绝。很多销售网点通过伪造和盗用身份信息,虚构销售数量,获得大额补贴。2013年审计署发现,6家知名空调企业骗补将近1亿元。

  鉴于补贴造成的抑强扶弱和骗补猖獗,能效领跑者制度则有意识进行矫正和遏制。

  这次的家电能效“领跑者”制度和三年前的节能家电补贴政策不同,不是直接补贴购买家电的消费者,大部分是优先项目采购,更多的是扶持国内家电产业的发展。

  国家鼓励能效“领跑者”产品的技术研发、宣传和推广,给予能效“领跑者”名誉奖励和政策支持,各地方对入围国家能效“领跑者”产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为能效“领跑者”产品推广创造更好的市场空间。其次,国家将能效“领跑者”产品纳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实行优先采购。第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优先选用能效“领跑者”产品。第四,中央基建投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节能改造项目,优先选用能效“领跑者”产品以及入围企业可在入围产品能效标识本体上直接印制能效“领跑者”标志等。

  正常市场上,优秀企业可以通过竞争方式挤垮或收购弱势企业,弱者无法自强自救,就会被逐出市场,而补贴政策保护弱者,阻碍了产业的优化。政府如果真想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最好的办法是减税免税,这远比复杂的补贴有效得多。

  公平的市场环境,是很多企业在经历5年温室刺激后迫切需要的环境。好的市场环境才能培育出优秀的企业。要预防能效补贴带来成本浪费,拉动内需不能靠财政补贴,而应该交由市场机制。

初审编辑:魏现芳

责任编辑:曾静

相关新闻